Research Focus
当金属的密度大于等于 4.5g/cm°时,称这类金属为重金属。主要包括锌(Zn)、镍(Ni)、铜(Cu)、铬(Cr)、镉(Cd)、汞(Hg)、铅(Pb)以及非金属砷(AS)等。当由于人类或自然活动导致土壤中有害重金属含量超过土壤本身背景值或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时,我们称此类土体为重金属污染土。土壤中的重金属来源主要包括两方面,自然来源和人为活动。自然来源主要由成土母质和成土过程而产生的,由于不同的母质和过程,导致土壤的重金属含量有所差异。但一般含量较低,危害较小。人为活动主要为矿山开采、冾金区工业制造等造成的废弃物不规范堆砌、排放等而产生的重金属进人土壤中,使得土壤被重金属所污染。土壤受重金属污染后,土颗粒间胶体会发生溶蚀,可破环土体胶结强度,从而改变土体内部结构,不处理或者防治措施不当易导致建筑物失稳或破坏,严重时会引发一系列工程事故。
关于二氧化碳问题,不仅在于排放方面,也在二氧化碳封存利用上,目前,较多研究于捕获排放源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封存于合适的场所,即碳捕集与封存技术。但这项技术有着高成本和高生态环境风险的问题,难以大规模应用。因此,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人员将研究重点转向二氧化碳的利用技术,即碳捕获和利用。碳化技术是一项新型固化技术,对于土体加固有着不错的效果,耐久性上也有不错的表现;比起水泥等传统固化技术有着高效、 节能、绿色的优势,有广泛的应用前景。